市消协发布“双十一”购物防骗指南 这3种诈骗陷阱千万要小心
“双十一”购物节,各大电商平台及商家纷纷推出各类促销活动,不法分子也在伺机实施诈骗。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烟台市消协整理了一份“双十一”购物防骗指南,请大家及时查收避免上当受骗。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谨防购物诈骗陷阱。
“双十一”购物节,各大电商平台及商家纷纷推出各类促销活动,不法分子也在伺机实施诈骗。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烟台市消协整理了一份“双十一”购物防骗指南,请大家及时查收避免上当受骗。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谨防购物诈骗陷阱。
晚饭时刷到本地新闻的紧急预警,标题格外刺眼:“一周内12人被骗超百万!这三种诈骗电话千万别接,一接钱包就空!” 刚看完,闺蜜就发来微信吐槽:“我妈差点中招!下午接到个‘公安局’的电话,说她涉嫌洗钱,要把钱转到‘安全账户’,幸亏我及时回家拦住了!” 结合新闻里的
“您好,您的抖音会员后续将按月自动扣费,需要帮您关闭吗?” 一句看似贴心的提醒,却让陈阿姨陷入了电信诈骗的陷阱,短短几分钟险些痛失25万元。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7日讯近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不断升级,不法分子为规避监管,要求受害者通过银行取现、购买黄金等线下交付的方式转移财物。这种利用快递和网约车运送现金、黄金实施“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的诈骗模式,邹平已有不少市民中招,请各乡镇对辖区居民进行
为提高居民反诈意识,近日,漕河泾街道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法治街区文明法治空间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反诈活动——当反诈遇上脱口秀!活动将严肃的反诈知识与轻松的脱口秀形式相结合,让安全知识在欢声笑语中“声”入人心。
一场普通的英语比赛,一个学校官方的群聊,一群满怀期待的大学生,竟成了骗子精心布设的“杀猪盘”。
近日,德清县康乾街道的王某在刷短视频时,偶然进入一名女主播的直播间。对方甜美的形象与温柔的嗓音,很快吸引了小王的注意。他沉浸其中,不断与主播互动、点赞,直到直播结束。
“您好,我是**平台客服,您购买的尿不湿检测出甲醛超标,现在给您退款……”
近期,我市发生了一起复合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骗子手段翻新,套路环环相扣,让人防不胜防。为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避免财产损失,现将该骗局详情揭露如下,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
11月14日,九阳豆浆新品“哈基米南北绿豆浆”,包装使用猫咪形象及“哈基米”多万网络热梗。部分网友指控其橘猫形象被指疑似AI复刻网红“圆头耄耋”的应激表情包,随后 冲上热搜。
陷阱一:刷单返利诈骗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商家,以超低价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水果、鸡蛋、牛奶等商品,然后寄送“提货卡”或者发错货,让消费者主动联系客服,再诱导其做任务刷单实施诈骗。
——这段对话,是不是听着耳熟?别笑,下一秒可能轮到你家。[捂脸]
76岁老人半夜打车20多公里,拎着箱子到偏僻产业园附近挖土埋钱,只为“学AI”——这不是电影剧情,而是真实发生的荒唐悲剧。
日前,云南野生动物园发布声明称:近期多个非官方账号传播的“门票免费送”“转发领入园资格”等信息均为虚假内容。
有骗子以“XX超市一日会员卡”充值为诱饵,骗取消费者账户与密码用于游戏充值;还有骗子以买“企业团餐”等大单为诱饵,要求在视频电话里付款,趁机盗刷商家付款码;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3.1亿,加上50-60岁的准老年群体,总数接近4亿的“银发族”,正成为短视频平台最活跃的用户群体之一。但这片看似热闹的数字空间,却藏着一张精心编织的“收割网”——打着养生、国学、网红梦旗号的短视频,正在以精准到可
“取5万装修款被追问流水、写用途说明,全程像‘审犯人’;可骗子一个电话,几十万存款眨眼就被转空。”如今,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惑:银行对取现的审核越来越严,从预约登记、用途核验到风险提示,层层关卡堪称“史上最严”,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依然高发,涉案金额屡创新高。这
日前,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揭开了电信网络诈骗分子转移赃款的新手法——通过他人贷款账户“搭桥”,诱骗被害人亲手将被骗资金“还”进贷款平台,既骗走钱财,又完成赃款“洗白”。
家里长辈的手机是不是总刷到这些短视频?穿白大褂的“专家”说某款产品能根治慢病,和蔼的“老师”承诺免费教短视频赚钱,热情的“晚辈”嘘寒问暖后就劝着投资——可就是这些看似无害的视频,正在悄悄“收割”中老年人。据统计,这类短视频骗局已卷走3000亿资金,4亿中老年人
6:30,闹钟响,我先把牛肉从冷冻室挪到冷藏室,让它白天慢慢解冻。